| 低空经济加速飞向“万亿蓝海” |
| 行业动态 综合 推荐热门 2025年03月15日 |
 | 文章来源:专利世界网 文章版权: 作者: | 阅读量:73 | |
| 内容摘要:面对广阔的商业化前景,在“低空经济”创新版图中,越来越多的低空经济企业抢滩新蓝海。深圳星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庚军介绍,星标科技研制的全系列LED光源航空障碍灯产品通过了中国民航局的认证,并且是国内首家。国内首创的便携式直升机场目视助航设备及系统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推进智慧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低空经济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分别在机场建设、城市数字化等领域推出相关举措。
同时,全国多地争相布局,加快探索“天空的边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约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以广东省为例,过去一年,广东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从蓝图“飞进”实景: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在广东开展验证飞行,广州亿航获颁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广东集聚了全国30%以上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正在建设全球领先的“天空之城”“天空之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聚焦无人机管理难题,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编码体系,“通过全生命周期追溯,可有效遏制‘非法改装’和‘黑飞’行为。”
“各地政策不一、空域管理分散,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因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徐晋建议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经济活动密集且多山多水地区,试点开展低空飞行跨区域一体化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统一的地方性法规细则,构建标准化起降和通信导航设施,以及优化航空器适航审定流程等。
面对广阔的商业化前景,在“低空经济”创新版图中,越来越多的低空经济企业抢滩新蓝海。深圳星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庚军介绍,星标科技研制的全系列LED光源航空障碍灯产品通过了中国民航局的认证,并且是国内首家。国内首创的便携式直升机场目视助航设备及系统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推进智慧机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该系统已实现微秒级误差的精密控制,成功补齐了国内产品与国际先进产品之间存在的质量差距等“短板”。截至2024年底,在国内市场,星标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15.43%;在国际市场,星标科技的产品已销往韩国、美国、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
陈庚军表示,在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国内大型机场及港珠澳大桥、北京冬奥会等国内重点项目中,均有星标科技助航设备的助力。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星标科技在国内率先推出具有助航设备远程监控与信息获取功能的航空专用地面助航特种设备,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星标科技只是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政策法规、资金、空域开放等方面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25年低空企业将加速商业化发展,推动产业链不断完善,低空经济有望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有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