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航运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全场景醇氢动力方案落地
行业动态   交通运输   产业动态   2025年10月26日
文章来源:  文章版权:转载信息  作者:阅读量:44
内容摘要:在全球航运业探寻绿色出路的浪潮中,中国科技创新再次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近日,随着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在上海港成功首航,以及淮河流域首艘同型船舶的开工建造,一项名为“醇氢电动”的自主创新技术,正从中国的制造基地驶向世界舞台,标志着我国在内河航运清洁动力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全球航运业探寻绿色出路的浪潮中,中国科技创新再次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近日,随着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在上海港成功首航,以及淮河流域首艘同型船舶的开工建造,一项名为“醇氢电动”的自主创新技术,正从中国的制造基地驶向世界舞台,标志着我国在内河航运清洁动力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一、系统创新:攻克绿色动力的核心技术壁垒

      “远醇001号”的核心,是一套由汉马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醇氢电动系统。这并非单一设备的简单替换,而是一次跨领域、高度集成的系统性创新。它创造性地将甲醇燃料发动机、锂电储能与智能电控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甲醇发电—电力驱动—智能管理”的一体化动力架构。

      这套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它通过智能电控单元,实现了能源的按需分配与高效转化。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系统可以灵活调配甲醇发动机输出的电力和电池储存的能量,始终让整个系统工作在最优效率区间,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这正是科技创新从“部件研发”迈向“系统整合” 的典型体现。

二、平台创新:全球首座全场景动力智能制造基地

更深层次的创新,体现在汉马科技建成了全球首个实现醇氢动力“车、船、机、电”全场景应用落地的智能制造基地。这意味着,同一技术内核的动力平台,可以经过柔性化、智能化的产线,适配到从重卡、船舶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的各种装备上。

这种 “一核多元”的平台化创新,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它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和制造复杂性,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与快速迭代。位于安徽的基地年产能达10万台,全线自动化、信息化,确保了产品从60kW到420kW的宽功率范围内,都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一致性,为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效能创新:环保与经济的双重突破

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要由市场和应用来检验。汉马科技的醇氢电动系统,在环保与经济效益上均实现了质的飞跃:

  • 环保效能:相比传统柴油动力,其氮氧化物与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超过86%,部分指标降幅达99%,基本实现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的近零排放,不仅满足最严苛的国际海事标准,更为港口和内河区域的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

  • 经济效能:科技创新直指行业痛点——“续航焦虑”与“成本高昂”。“远醇001号”单次补能续航高达1500公里,是同等纯电动船舶的4倍。同时,其最新一代技术将醇氢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50.3%,使得运营能源成本较柴油下降超30%,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显著优于传统燃油和纯电方案,真正做到了 “绿色”不贵,“转型”增效”。

四、生态创新:政策与市场共振加速产业落地

一项前沿技术的成功,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支撑。从交通运输部的船舶更新高额补贴,到生态环境部将绿醇船舶纳入美丽河湖建设行动,再到国家发改委将绿色甲醇明确列为新能源,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为醇氢技术的产业化铺设了“高速公路”。目前,全国已出台60多项支持政策,形成了 “技术突破-政策引导-市场应用” 的良性循环创新生态。

编后语:以创新引擎,驱动零碳未来

     “远醇001号”的首航,不仅仅是一艘船的启程,它更象征着中国在全球绿色科技竞赛中,以前瞻的布局和扎实的科技创新,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航道。汉马科技以醇氢动力为支点,通过系统化、平台化的创新,正将绿色动力解决方案从江河湖海延伸至陆地工程的各个角落。这一“中国方案”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唯有牢牢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在波澜壮阔的全球绿色转型中,勇立潮头,引领未来。https://mp.weixin.qq.com/s/njmdz77HIiOUWQp-tCfN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