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察】近五年中国专利转移状况简析 |
行业动态 其他 专利知识 2018年06月21日 |
|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文章版权: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中国知识产权报 | 阅读量:1619 | |
内容摘要:i智库专利分析师肖丽在《中国知识产权报》“智库观察”栏目撰写的《近年中国专利转移数量节节攀升——我国专利运营政策初见成效》一文,通过分析近5年我国专利转移情况,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
i智库专利分析师肖丽在《中国知识产权报》“智库观察”栏目撰写的《近年中国专利转移数量节节攀升——我国专利运营政策初见成效》一文,通过分析近5年我国专利转移情况,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原标题:近年中国专利转移数量节节攀升——我国专利运营政策初见成效
2017年初,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体系建设”,以及“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等具体任务。我国目前专利转移状况究竟如何,通过分析近5年我国专利转移情况,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政策推动 激发运营活力
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建设工作开始开展。
2014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同财政部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确立了在北京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在西安、珠海建设两大特色试点平台,并通过股权投资重点扶持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示范带动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1+2+20+n”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2015年,《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提出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财政部共批准在全国10个城市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工作,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发展领域设立了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四省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推动形成”平台+机构+产业+资本”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发展新模式。
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激活了我国的专利交易市场。从我国近5年公告的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的转移情况(见表1)来看,我国专利转移数量逐年上涨。2016年,我国专利转移数量超过15万次,比2012年(7.0971万次)翻了一番,专利运营政策初见成效。
表1 我国近5年专利转移情况(单位:次)
本土转移 数量大幅增长
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土权利人是我国近5年专利转移的主体,近5年,85.7%的中国专利转移增长来自于中国本土权利人的转移(下称本土转移),仅有14.3%的转移增长涉及国外权利人(下称国外转移)。
近5年本土转移的占比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自2013年起,本土转移占比开始攀升,仅2015年出现下降,但2016年即再次激增3.6余万次,增长率高达40.5%,而国外转移仅占比18.5%。
从数量上看,我国专利转移形势较好,但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我国本土转移大多是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以及企业基于资质认定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尤其在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修订印发,其中删除了“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获取知识产权的条款,导致原先通过专利许可满足申报条件的企业需要转为通过专利转让才能达到申报条件,这可能是引发2016年我国本土转移数量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目前我国大多数本土企业对专利转移的需求尚未达到对技术本身的需要这一层面。
国外转移 商业目的明确
从国外转移情况(见表2)来看,近5年国外专利转移数量整体保持上涨态势,仅2014年略有下降。
到2015年,国外转移数量激增1万余次,增长率高达58.9%,其中美国、德国和日本转移量增长突出,尤其是美国的微软公司,其对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转移了5682件专利,而日本的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对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转移了1184件专利,德国的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则对舍弗勒第五管理投资有限两合公司转移了591件专利。
表2 近五年国外主要国家来华转移专利情况(单位:次)
我国的专利运营政策于2014年全面展开,而从2015年起,国外大型企业相继开始在我国成立独立运作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并通过专利转让的方式将专利集中于知识产权运营公司。2016年,这一势头得到延续,荷兰帝斯曼、新加坡安华高科技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公司管理其知识产权。
综合来看,和中国本土直至2016年才出现专利转移爆发性增长不同,国外在华专利转移2015年就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可以说,国外企业对我国专利运营政策的敏感性胜于国内企业。同时,由于国外成立专利运营公司的企业均具有较强竞争力,这意味着其在中国开展的专利运营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作为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已为国外各领域企业所关注,同时这些企业已开始准备将专利作为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利器。我国虽然涌现出众多运营机构,但出于实体企业自身需要成立的运营机构较少。面对国外的“磨刀霍霍”,我国企业需要提高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意识,走出国门的同时不忘守住“城池”。(作者:肖丽)
索要/ 购买
《2015年中国专利运营状况研究报告》
回复
姓名+单位+邮箱+手机+2015运营
敬请关注i智库
即将发布
《2016年中国专利运营状况研究报告》
本期智库专家
肖丽
i智库 项目经理/专利分析师
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
擅长领域:专利检索、专利分析、专利信息利用及培训等
工作经历:2004年加盟知识产权出版社,先后从事过专利数据加工、项目管理和专利咨询工作,为政府、企业撰写完成多份专利分析报告,涉及产业分析、行业分析、知识产权评议、战略制定、防侵权分析、技术创新建议等内容。2012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批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作为知识产权出版社师资人员进行了多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培训课程的授课,2012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