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效应是破解“环首都贫困带”的一把钥匙 |
行业动态 其他 媒体解读 2018年09月29日 |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文章版权:转载信息 作者:管理员 | 阅读量:1963 | |
内容摘要:农历新年刚过,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伍彦的座机就开始发烫了。“这不是朋友间拜年的问候,全都是商户的电话,他们有的是咨询货品是否齐备,有的是咨询蔬菜批发市场的运营能力,更多的还是要来这里预订市场摊位。”伍彦颇为自豪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中国经济导报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16/03/09/T15/T15_30.htm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潘晓娟
农历新年刚过,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伍彦的座机就开始发烫了。“这不是朋友间拜年的问候,全都是商户的电话,他们有的是咨询货品是否齐备,有的是咨询蔬菜批发市场的运营能力,更多的还是要来这里预订市场摊位。”伍彦颇为自豪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在高碑店新发地经营养生花茶等健康产品的陈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其入驻理由时说,这里什么人都有,做加工的、做贸易的,信息灵通,有货物马上就能询价、买卖。
这大概就是商户眼中的高碑店新发地聚集效应。而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解到,2015年,北京的二商集团、马连道茶城、锦绣大地干副调料市场、八里桥市场、王四营的粮油市场等市场领导相继就产业转移和合作到高碑店考察对接,并达成初步战略合作意向。这已使得高碑店新发地开始全面承接北京其他农业产品商贸市场的疏解外迁,并在高碑店来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业态“一站式”采购平台。
高碑店新发地的聚集效应,正是破解“环首都贫困带”的一把钥匙,为何这么说?
环首都贫困带探究:产业层次落差太大
“过去,由于北京与京外周边地区的产业层次落差太大,导致北京市的产业发展根本无法实现就近配套。很明显的事例是,北京的产业创新转化很多都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得以实现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产业链条发展更完善,因此产业对接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室副主任叶振宇说。
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对接,而北京市产业对外疏解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叶振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北京市产业向外疏解和转移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甩包袱”或者是“一搬了之”的平行移动,而应该是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从技术、设备以及创新方面的一次提高和升级,其中还要涉及到一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落地。更为重要的是,相关产业链条的配套也要更加缜密,这些都要从产业“转得出”和“接得住”两方面来寻找突破口。
叶振宇认为,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三地间的产业转移和对接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目前,京外周边地区产业环境已经有了显著改善,已具备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或产业配套功能的能力。
北京市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时,要素成本和市场需求将是产业实现再集聚的动力。北京市产业疏解出去后,不同产业遵循各自的布局规律也都在积极寻找最佳的区位,那些要素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的区位未来会成为产业再集聚的基地。
在叶振宇看来,北京市产业向外转移过程中,诸如物流、服装批发、蔬菜批发等业态就转得比较好。以服装和蔬菜批发市场为例,这些产业转出去经过初始集聚后,因产业链条的配套、公共平台的升级改造等途径,还会因集聚规模的扩大而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
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话题的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多年前曾经为北京的“城市病”而忧心忡忡。而今,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赵弘也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效点赞,“在我看来,对那些具有技术创新能力高、未来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需要加快推动其向津冀地区转移。产业集群的模式将是今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转出产业通过与转入地的产业基础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两地间的协同共赢发展。”
环首都经济圈:京津冀的大产业生态系统
比如,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北方唯一的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有越来越多像河北开滦集团、首农集团这样的企业主动融入其中;2015年10月29日,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开门纳客。拥有28年发展历史的北京新发地老市场重新焕发新生机,“花开”北京、河北两地,而且通过错位经营越聚越强;今年3月4日,河北沧州北京现代第四个工厂正进入全面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于今年10月18日竣工投产的这家汽车城作为产业协作的标杆,将与北汽黄骅基地一起,对北汽集团在华北的新布局形成双轮驱动效应……
“从产业转移角度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对产业布局做得很细致,目的是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推进京津冀三地间的产业对接,就是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建立起开放协作机制,做到区域优势互补。目前,具体到各个地级市的定位也都很细化,但最终还是要靠要素自由流动来实现。
今年1月6日,中国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挂牌成立,该智库是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京津冀三地社会科学人才资源组建的。黄群慧分析称,要把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生态系统来加以考虑,在这个大的产业生态系统中,既要有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在内的创新生态系统,还要有包括企业生产制造、生产服务提供等在内的生产生态系统,更要有由用户组成的应用生态系统。这3个生态系统彼此互联互通,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有序协同发展。
离开了交通,经济圈就是一句空话
从产业转移的理论来看,企业和产业的跨区域空间转移,归根结底还是要遵循市场和经济发展规律。哪里有机遇、有市场、有承接能力的,产业转移就到哪里去。而在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过程中,现代物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如何确保京津冀协同中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顺利进行?疏解后的那些产业如何再渗透进来?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中国分会会长王德荣。年过8旬的王德荣有“中国物流第一人”之称,他在接受采访时思维非常敏捷,“一个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离开了交通,就是一句空话。产业疏解和转移得到顺利实施,必须确保物流的畅通无阻,国外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作为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王德荣有着深厚的行业积淀和智慧。
“物流服务系统的建设与物流服务的提供,是改善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生产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一个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王德荣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北京非首都功能会被疏解出去,这会加速京津冀三地间经济格局的转化。伴随着京津冀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京津冀三地之间的物流量也将出现显著增长。比如,北京的服装、农产品、小商品等产业外迁,在原有大规模生产生活和服务需求的驱动下,这都将催生出更大规模的物流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此前在参加第九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高峰会议表示,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核心要解决的是物流产业如何升级的问题。制造分在各个地方,但商贸活动、流通活动是可以作为有机整体来考虑的。他建议,三地要以创新为指引,以一体化为核心,以合作为发展方向,对京津冀区域的物流发展进行充分的组织,形成以城市群为服务对象的新的商贸物流产业体系。
北京市商务委日前对外透露,今年将着重引导北京市企业在津冀地区建设蔬菜、肉蛋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鼓励三地企业共建冷链物流设施,鼓励北京企业在周边建设多功能物流节点和大型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完善首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物流网络。实施京津冀产销直通工程,支持北京连锁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和便利店与津冀农业生产基地及合作社产销合作。
经济圈内当有明显地域性质的产业基金
采访中,一些专家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效应看,产业转移通常都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金融支持对产业转移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有关人士此前也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与财政部协商有关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以及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事宜,财政部将出资,但出资规模及比例待定。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除了财政资金支持外,还需要引入适当的产业基金。”叶振宇分析认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多方参与、积累共识、利益共享的过程,建议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区域合作的发展模式,切实发挥资本推动区域产业对接协作的纽带作用。一方面,可以由京津冀三地共同出资组建一家开发性金融机构,专门为飞地产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合作领域提供投融资服务;另一方面,争取国家支持,设立京津冀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和改善产业对接协作的平台建设。
“就在商言商而言,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些金融手段来加以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投资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产业转移多是靠市场化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来进行的,这时需要融资更多的也是需要靠市场化、商业化的产业基金来推动。以产业转移为契机,适当设立一些并购基金,会有一些需求,其对产业升级改造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吴亚平分析说,国外的产业基金一部分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部分是投向企业并购和支持高技术企业。在物流园区和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资金,而此时引入产业基金是大有裨益的。产业基金特别是基建产业基金具有较长投资期限、较稳定的投资回报和较低的投资风险,因而这类基金也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良好选择。
也有一些专家表示,对于有明显地域性质的产业基金,政府会在资金筹集和投向方面起一定的引导甚至是主导的作用,主要因为这类基金一般都具有明确的产业投向,肩负着发展某一行业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