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体系强大韧性令跨国药企充满信心
行业动态   医药医疗   品牌权威报道   2020年06月04日
文章来源:转载  文章版权:转载信息  作者:有关媒体阅读量:1103
内容摘要:自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的多家企业在华代表:中国医疗体系的强大韧性充满信心,非常看好中国医疗市场的潜力和未来发展。并表示将继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期待与行业各界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
 

这些跨国医药企业对中国医疗体系的强大韧性充满信心

 

2020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但会议上热议的话题仍在持续升温。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医药行业从业者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应对疫情的解决方案举世瞩目。两会过后,中国医药卫生体系改革之路该如何走?国际医药领域从业者又可为此付诸哪些行动?都成为国内外医药卫生行业持续关注的重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来自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的多家企业在华代表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他们对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强大韧性充满信心,非常看好中国医疗市场的潜力和未来发展。他们对于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引进创新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将继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期待与行业各界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同时他们也呼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药国内外同步研发上市、综合评价药物创新的价值、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促进国内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好地融入全球医药创新体系。

 

RDPAC执行委员会主席、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安思嘉(AsgarRangoonwala)表示,秉持“创新引领健康中国”的理念,RDPAC会员企业一直是推动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和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完善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RDPAC的42家会员企业已在中国设立了49家工厂,31个研发中心。“过去两年来,RDPAC会员企业向中国市场引进了100余种创新药物,占同期中国市场所有上市创新药物的80%。这些投入与努力不仅体现了RDPAC会员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居民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合作伙伴,也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行业准则,让中国患者享受到全球医药创新的红利。”安思嘉说。

 

王磊:优化的市场环境有助于汇聚海内外资源强化本土创新竞争力

 

阿斯利康相信一个优化的市场环境,公平积极、充满活力的投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有助于吸引并汇聚海内外资源,强化本土创新竞争力。我们期待政府持续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我们也将大力支持并推动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创新水平,实现“1+1>2”的投资效益最大化。

 

阿斯利康非常期待看到政府在鼓励外资药企在中国进行新药研发工作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持续加速新药审评审批速度,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及患者用药可及性。我们希望今后越来越多新药国内外上市时间的差距进一步缩短,甚至1.1类新药比国外市场更早上市。

 

阿斯利康期待政府未来加大对智慧医疗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探索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新技术与医疗有机结合,让患者在全病程中获益于这些创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通过高新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缓解医疗资源分配问题。同时也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能力,促进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让在疫情期间发挥重大作用的“互联网+医疗”模式及早瓜熟蒂落惠全民。

 

江维:未来10年将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今年的两会非常特殊,会议中传递出了积极信号——中国始终把经济、民生和人民大众的健康放在首位,这对于拜耳这样长期在中国扎根发展的企业来说倍感鼓舞。秉承“共享健康,消除饥饿”的愿景,拜耳将坚定在中国发展的承诺。

 

新冠肺炎疫情将加速推动中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我们期待有更多促进医疗创新合作的政策出台。拜耳在中国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我们将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通过与各方的密切合作,加速引进和推出创新产品,强化本土创新合作,积极响应并支持国家政策和药物可及性,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改善中国整体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热点地区,也是未来创新的重要推动者。未来10年,将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拜耳将抓住这一机遇,与中国医药行业共同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做出更大努力。

 

高齐飞(FelixGutsche):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推动创新

 

今年中国两会释放出重要信号:中国的疫情防控有效有力,经济正

在迅速恢复。勃林格殷格翰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与各方一起努力推动创新。就在今年3月,我们刚刚宣布将数字创新实验室BIX的海外首个分支机构设在上海。另外,我们在中国的外部创新合作中心也即将启动。

 

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战,各国应携手共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以创新为驱动的跨国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也必将信守公司使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学术研究人员、公共机构、国际联盟及其他生物制药企业合作开展多个项目,寻找遏制疫情大流行的医学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希望在“十四五”期间,中国能为医药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推动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勃林格殷格翰将一如既往以科技创新助力提升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季礼文(JulioGay-Ger):增进创新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可及性

 

2020年伊始,中国和全球各国都面对着严峻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中国政府在这场疫情中高效及时的防控和全方位资源的调动举世瞩目,并取得了疫情防控的显著成效。未来,中国如何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的复苏和发展,保障民生福祉,履行大国担当,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相信代表委员们会给出开创性的“中国方案”。

 

两会期间,医疗卫生制度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与加强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我们期待并建议,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一方面,希望政府进一步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促进国内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促进医药领域的创新研发。

 

另一方面,希望中国政府在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乃至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增进创新药品的可及性,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提供,将高效便捷的产品更好地惠及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患者。

 

戴麓然(LorenaDiCarlo):“后疫情”时代应加强全社会应急心理健康管理能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我们很欣慰能持续为面临精神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药物,满足他们因疫情而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响应中国政府号召,为医务人员与公众提供多个系列的线上心理疏导项目。

 

“后疫情时代”,我们呼吁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及专家等共同携手,关注和加强全社会的应急心理健康管理能力。其中包括患病者、罹难者家属,以及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创伤修复和疏导;还包括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疏导和疾病意识普及。同时,恳请政府在精神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引入创新的治疗方案,以帮助病人全面控制抑郁症的情感、认知、躯体症状。其中,认知症状的显著改善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其社会功能。

 

尹旭东:促进药品创新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凸显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今年两会期间,如何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成为热点议题。我们期待中国在加大公共卫生安全投入的同时,更注重如何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查缺补漏,完善相关法制和机制建设。疾病管理亦是如此,重大疾病的早防早治不仅可以减少病患的痛苦,降低家庭经济成本,也可以节约社会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经过疫情的考验,社会各界对药品创新重要性的认知再次得到提升与加强。希望中国尽快完善并有效落实药品数据保护制度,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创新药实施数据保护,加强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促进药品创新,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建议优化人类遗传资源的管理与审批流程,尤其是尽快公布并落实药品上市临床试验备案流程及细则,加快引入国外创新药,造福国内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确保医药供应可及性、实现在线问诊和医保支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期冀中国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投入和扶持,加快政策落实和制度突破,促进“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完善,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并为全社会节约成本,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助力。

 

吴琨:促进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尽快形成有序互补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同时要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围绕这些重点领域,全国政协委员、辉瑞中国企业资深顾问冯丹龙今年提交了《关于促进老龄人口疫苗接种提升总体健康水平的提案》和《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有序、尽快发挥其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补充作用的提案》。建议通过开展老龄人口的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整体接种率,实现疾病预防关口前移,相应降低医疗资源的使用,并支持实现老龄人口健康促进和支持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执行;建议从规范化引导商业保险发展、深化基本医保制度与包括商业保险在内的各类补充型保障有序衔接这两方面共同着力,促进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尽快形成有序互补。

 

长期来看,我们要将疫情防控常态化,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展望2020,辉瑞将一如既往地与政府、行业各方携手,在创新药物研发、疾病预防、疾病全周期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高效的解决方案,持续为患者带来改变其生活的创新突破。

 

周虹:扩大公共卫生支出对高发癌种早期筛查覆盖面

 

癌症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重大经济负担。国内外经验证明,早筛、早诊、早治是最有效的抗癌手段。发现和干预越早,降低死亡率和诊疗费用的效果越好。以上海为例,2013年开始,启动城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通过筛查发现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相较同年未参加筛查患者高出24个百分点。

 

建议未来根据不同癌症的发病率和易发人群,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支出对肺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种早期筛查的覆盖面,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防范,从源头上节约社会总成本,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贺恩霆(PiusS.Hornstein):提升医疗卫生总支出的GDP占比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赛诺菲积极支持“健康中国2030”行动纲领,支持国家在健康领域的五大战略目标以及对五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医药健康领域的投入,提升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增加慢病管理和防控的投入,特别是在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管理方面,从而更好惠及慢病患者。

 

二是建议提高全人群疫苗接种率,提供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

 

三是建议完善对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通过建立多方共付机制提高治疗费用可负担性,让更多的罕见病患者获得救治,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是希望在未来制定政策中,能充分考虑和兼顾创新产品的可及性、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确保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尊重和体现。

 

StephaneMASCARAU:综合评价药物创新价值完善价值定价机制

 

我们认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目标是要保障患者对于高质量、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我们期待加快新产品监管的新政策草案落地。例如,今年4月30日,国家药监局和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药品临床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这些政策草案正在朝着让中国患者能够尽快获得创新药物的方向推进。

 

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价值定价机制”的体系下,长期保证并保持患者所使用药物的质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三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基层医院转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院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诊疗水平。广大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需要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方面的医疗培训,建立特设科室,优化规范诊疗。

 

在互联网医院和零售药房层面,我们已经看到部分省市开始试点医保覆盖。希望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推进,医保覆盖的进程也能够同步、快速地推进,方便更多患者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获得优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