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供暖开关,安置在地板下的发热线便开始恒温发热,不一会儿室内温度就变得很适宜。”在初春乍暖还寒时节,走进位于亦庄新城的北京嘉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洁能科技),这家新型储能供暖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独特的设计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提供着供暖新体验。
“我们自主研发的储能式碳纤维电供暖智慧系统,颠覆了传统供热技术,具有‘6个零’的优势,核心专利数量在储能供热行业位居前列,参与推动了行业标准制定。”嘉洁能科技董事长石松林说。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发光发热的行业新星,嘉洁能科技跋涉了近20年。
突破“生死劫”
三次转型锚定新型储能供暖赛道
从仪器仪表起家,进军供热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改造项目,最终找准分布式储能供暖的新兴赛道,石松林这样概括嘉洁能科技的成长史。
“2001年,我在深圳一家智能化仪表企业工作,被派到北京从零开始开拓市场。正是这一阶段的积累,让我对发展政府和企业用户有了更多的经验,接触到几乎全北京的自来水公司和供暖单位。”石松林说。
后来他又逐渐从企业代理商转向自主创业,公司几度因市场变化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先是水务仪器市场整体规模较小,难有持续性增长,石松林便带领团队转向传统供热系统的改造;随着这一市场的迅速升温与冷却,他们再度面临转型挑战。
直到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布,中国宣布低碳承诺。这引发人们对“未来发展新能源”的广泛预判,对此,石松林说:“以往做供暖改造,解决的只是能源利用中很小的问题,面向新能源趋势,‘新能源+储能+供暖’将成为嘉洁能科技进入更广领域的路径。”
处在新能源产业链的末端,嘉洁能科技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新型储能供暖打通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抢占“技术源”
核心发明专利数位居行业前列
以问题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嘉洁能科技开启新一轮的自主攻关。
从解决发热的装置或材料问题出发,技术团队研发了储能式碳纤维电供暖智慧系统;到攻克如何使用低谷电难题,他们搭建起相变储能单元;到应对运营和管理挑战,技术团队开发了围护结构隔热单元;再到推进智能化、信息化,他们自研算法推出智慧控制单元……近十年间,嘉洁能科技打造了一套分布式储能供热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其中核心专利数量在新型储能供热行业位居前列,相关技术取得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各部门的认证推广和文件批复。
“简单来说,就是以电为能源,由系统进行智能化监控、调度,在用电高峰时关闭发热单元,在用电低峰时段开启发热单元,将低谷电或绿电等能源储存在储能材料中,充分消纳低谷电和绿电,实现清洁化、低成本的居民供暖和企业用热。”石松林说。这种“荷储一体”的柔性负荷,既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储能消纳场景,又能最大程度辅助电网实现调峰错峰。
相比传统供热方案,其中储能式碳纤维电供暖智慧系统具有“6个零”优势,即实现了市政零投资,污染零排放,用电零增容,设施零折旧,使用零维护,用户零投诉。如通过储能式碳纤维电供暖智慧系统铺装1000万平方米,每个供暖季可消纳低谷电或绿电近5亿度、节约燃煤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以上。
抓住机遇期
未来五年供暖面积达4亿平方米
“聚焦节能环保和智慧城市建设,我们已形成以分布式储能供热业务为核心,仪器仪表和智慧水务多业务协同的发展布局,创新了储能-消纳应用场景。”石松林说。截至目前,嘉洁能科技已经在十余个省市,做了近4000万平方米的供热项目,为全国大规模推广复制打下基础。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将成为构建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产业体系的基石,嘉洁能科技也将迎来新的机遇期。同时,国家“十四五”新能储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也将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储能”支持力度,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嘉洁能科技的潜在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我们致力于成为‘区域分布式储能+综合能源’系统提供商,未来将继续提升公司‘分布式储能供热’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商业化复制推广速度。在未来3-5年内,我们预计能实现清洁能源供暖面积达4亿平方米,提升清洁能源在民生供暖和企业用能中的比重,推动清洁能源供热事业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石松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