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服务助推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
行业动态   综合   产业动态   2023年06月01日
文章来源:  文章版权:转载信息  作者:阅读量:288
内容摘要:

经历40余年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迄今我国的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其中中小企业超过4000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市场主体超过90%。

“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和扩容具有重大意义,能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中国正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小企业面临重大战略转型:

● 过去多年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依赖成本优势、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通道,尽快解决当前小而不精、多而不强、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的系统性问题,聚焦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战略定位。

 在专业化上给力,在精细化上用力,在特色化上努力,在新颖化上发力。

● 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一代科学技术与企业融合发展,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融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进而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力争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这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时代主题。

 

坚持专注的长期发展路径

 

专注是心理学命题、管理学命题,也是哲学命题。隐形冠军的“隐形”,就是“不显山”“不露水”,隐在专注而不是分散,隐在坚持而不是放弃,隐在长久而不是短暂,隐在内敛而不是外显。

中小企业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发展路径,才能成为“小巨人”企业,迈向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之巅。

专注某一个细分市场,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

许多中小企业在早期创业阶段,无序发展特点明显,从事多个行业,铺摊子,广涉面,赚快钱,往往采取多元化扩张。

近年来,中国一些企业在经历一轮又一轮无边界扩张而遭遇重重困顿之后,开始倡导回归主业、回归专业化、回归初心。

“战略战略,只有略了,才会有战略集中度,才会聚焦,才有竞争力。” 

从中国企业的实践来看,即使是大企业进行漫无边际的多元化扩张,也难免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走专业化道路是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

为此,中小企业领导者需要调整心态,培育实业精神。凝神聚气,咬定青山,聚焦一个行业,专注一个产品,执着一种市场,做好一项服务,“把一米宽的市场做到百米深。”“不争 500强,但活 500年。”小而长久、稳而健康才是企业王道。

专注品质的持久改善,坚持精细化发展道路。

品质是产品和品牌的生命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提高质量首先在于提高人的质量,质量的本质是提高人品。产品如人品,产品的内涵蕴含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团队风貌和企业家的文化素养。人品主要体现在工匠精神上。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精心行精神,就是用心去做的行为风范,就是高度负责、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意志品质。专注品质的持久改善,需要以工匠精神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专注技术的持续创新,坚持走新颖化发展道路。

企业的生命力来自创新,企业的持续发展靠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

● 中小企业需要聚焦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综合开发,重点迈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领域,加大对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应用;

● 以创新驱动为牵引,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 根治循规蹈矩、求稳趋同的心理特性,敢于尝试错误,做好底层自主创新;

● 尤其是要克服心理的“钝化现象”,打破思维惰性,突破思维定势,提高心理顺应力,做到与时俱进。 

 

锻造中国式隐形冠军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内在逻辑。

隐形冠军概念产生于德国,“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国制造,在全球市场有口皆碑,数不胜数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成绩斐然”。中国企业要借鉴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理念和实操方法。

然而,中国企业走什么道路,选择何种发展模式,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的人口数量、市场规模、经济基础、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等国情要素与外国企业有很大差异,走中国式隐形冠军之路是中国中小企业的最佳战略选择。

那么,中外隐形冠军企业有何差异呢? 

● 市场规模和行业分布方面。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认为,隐形冠军企业的市场规模必须排在全球前三位、本大洲第一位。但是,中国的经济规模总量,与整个欧洲相差无几。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举足轻重,充满着机遇和活力。因此,可以确立一个新标准:只要是在中国市场规模做到第一,就可以称为“隐形冠军”。

而且,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涉及面更宽、行业更广泛。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隐形冠军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而中国的新经济和数字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将来一定会在数字经济和服务业领域异军突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可能去掉“冠军”前的“隐形”二字。

● 竞争潜力方面。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在盈利能力、资本运作和技术研发上更具竞争力。

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可以充分开发国内和国际两类市场,合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让“两只手”的统筹和协调优势获得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为了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基础研发、成果转化、产品配套、技改升级、场景开放、专利布局、资金融通、人才引进、空间规划以及品牌塑造等方面,不断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改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土壤。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必然会大大缩短成长的时间周期。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也将更长寿。

尽管当今西方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长于中国企业,但也要看到,西方国家已经经历几百年市场经济,因此企业能有几百年历史。

中国的市场发育较晚,企业成长时间很短。再过30年、50年甚至100年,中国企业的生命力将充分展现。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中国制造业体量连续11年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制造业比重的近三成。中国在各个领域数不胜数的世界第一接踵而至,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国的中小企业由“小巨人”到“隐形冠军”,再到“独角兽”的演变,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全球化布局方面。

赫尔曼·西蒙认为,走全球化之路是隐形冠军企业的必备条件。不可否认,中国的中小企业也需要走向全球化。在“走出去”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发展时间差、产业迭代差、人力成本差,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市场全球化率。

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走隐形冠军之路,必先立足于国内市场,深耕国内市场,以内循环为主体,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逐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与外国企业相比较,走全球化之路是中国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备条件。中国巨大的、潜在的和不可估量的内需市场,将成为孕育隐形冠军的丰厚沃土。

文化精神和管理模式方面。

中国隐形冠军企业更具有文化精神的底蕴。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最悠久的伟大文明,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更注重人文性、情感性、伦理性和公平性;

● 更注重激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和集体的力量;

● 更注重强化“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奋发精神;

● 更注重员工的内心感受、人性化关怀和人力资本管理;

● 更注重企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团队建设和心理建设,这些都是推动中国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和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