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服务 > 技术详情

内燃机尾气净化用颗粒捕集器DPF及催化剂载体DOC/SCR的应用(技术产业化)

  • 申请人:
  • 发布时间:2023.04.14
  • 技术领域:机械制造
  • 所属行业:内燃机
  • 是否专利:有专利
  • 专利类型:
  • 专利号:
  • 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
  • 是否产业:已产业
  • 希望对接并咨询的用户可以到技术平台
  • 查找并对接
  • 技术介绍
  • 成果评价
  1. 该项目使用自主开发的堇青石和碳化硅蜂窝陶瓷配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化学配比从而大幅降低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改善了抗热震性能。将用于制备尾气净化用DPF(颗粒捕集器)的堇青石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从常规高于1.50×10-6/℃下降到0.90×10-6/℃,用于制备尾气净化用催化剂载体DOC/SCR的堇青石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从常规高于1.30×10-6/℃下降到0.44×10-6/℃,并接近于国际文献报道最好水平的0.3×10-6/℃;将碳化硅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从通常的4.7-4.9×10-6/℃降至4.43×10-6/℃,并接近于国际文献报道最好水平的4.0×10-6/℃。由此显著提高了载体的抗热振性能和使用寿命。通过自蔓燃法显著降低了烧结温度,同时自蔓燃反应还放出大量气体,从而大幅提高蜂窝陶瓷的孔隙率。本项目研发了一种自蔓燃技术来烧结碳化硅蜂窝陶瓷,把烧结温度由原来的2200度降低到1200度以下,目前在国际国内均未见如此低烧结温度的报道。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和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等多家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产品性能均符合国家环保部国家标准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行业标准的要求,在机动车尾气去除颗粒物和分解碳氢化合物方面效果显著。近三年来经山东、上海、云南、台湾等多家用户使用,反映良好。该项目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性能全面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部分制备技术如自蔓燃低温烧结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权威专家在北京科技会堂召开了“内燃机尾气净化用颗粒捕集器DPF及催化剂载体DOC/SCR的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评价会邀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综合处处长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童有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环境化学研究员 齐文启 ,国家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总工韩应健,北京有色金属总院内燃机 研高/主任 汪德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工 韩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汽车工程教授李兴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管理研究员于光 以及项目负责人李一、曹自平出席了此次评审会。

     

     

    本项目为开展具有高抗热震温度、高孔隙率的颗粒捕集器DPF和尾气净化催化剂载体DOC/SCR的开发及应用,重点聚焦于其关键材料堇青石蜂窝陶瓷和碳化硅蜂窝陶瓷,通过原料粉体预处理、配方遴选、干燥工艺条件优化和烧结温度及烧结气氛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改进,使得制备的堇青石蜂窝陶瓷和碳化硅蜂窝陶瓷具有超低热膨胀系数、超薄孔壁厚度和足够高机械强度,从而使得最终开发的颗粒捕集器DPF和尾气净化催化剂载体DOC/SCR满足了现阶段机动车国五尾气排放标准和非道路机械国四尾气排放标准,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面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行列,而在部分制备技术上则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柴油车及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等环保及汽车领域,不仅对内燃机尾气中有害颗粒物PM进行处理,而且还对尾气中的CO、HC、NOx等有害气体进行高效催化分解,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本项目的实施,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壮大的同时,为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大气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会上,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技术总结报告,对评价资料进行了审查,经严格质询和充分讨论认为该项目有以下创新点:

     

        该项目使用自主开发的堇青石和碳化硅蜂窝陶瓷配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化学配比从而大幅降低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改善了抗热震性能。将用于制备尾气净化用DPF(颗粒捕集器)的堇青石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从常规高于1.50×10-6/℃下降到0.90×10-6/℃,用于制备尾气净化用催化剂载体DOC/SCR的堇青石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从常规高于1.30×10-6/℃下降到0.44×10-6/℃,并接近于国际文献报道最好水平的0.3×10-6/℃;将碳化硅蜂窝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从通常的4.7-4.9×10-6/℃降至4.43×10-6/℃,并接近于国际文献报道最好水平的4.0×10-6/℃。由此显著提高了载体的抗热振性能和使用寿命。通过自蔓燃法显著降低了烧结温度,同时自蔓燃反应还放出大量气体,从而大幅提高蜂窝陶瓷的孔隙率。本项目研发了一种自蔓燃技术来烧结碳化硅蜂窝陶瓷,把烧结温度由原来的2200度降低到1200度以下,目前在国际国内均未见如此低烧结温度的报道。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和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等多家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产品性能均符合国家环保部国家标准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行业标准的要求,在机动车尾气去除颗粒物和分解碳氢化合物方面效果显著。近三年来经山东、上海、云南、台湾等多家用户使用,反映良好。该项目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性能全面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部分制备技术如自蔓燃低温烧结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建议:加强提高企业的宣传力度和品牌知名度,与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形成强-强联合,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